新华社济南9月29日电(记者杨文萧海川孙晓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斐济驻华使馆参赞锐迪什·辛格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孔子的这句名言。 辛格身体微微向前倾,右手放在左手上,双手作揖。“刚到曲阜时,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一部关于孔子的电影里,人们这样打招呼。我知道,这是中国人表达尊敬的意思。” 27日至28日,以“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孔子诞生后的第2572年,近200位学者再度聚首,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之路与智慧之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房子,那么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房子的根基。”谈起中国传统文化,智利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罗德里戈·托莱多如此比喻。“智利人民或许读不懂《论语》,但孔子及儒家文化在智利享有盛名,这足以说明儒家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与会专家表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要坚持文明对话,文明的内在力量会对人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了解中华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华民族。”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华文明提出的基本理念、儒家文化提出的价值原理,表达了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基础。 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以“天下大同”为人类社会最高理想。“和”的思想,则是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宝贵资源。陈来说,了解了这些就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头来自何方,就能理解中国愿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担当和勇气,理解中国从古至今就具有的精神特质。 增进人民福祉是一切国家、一切文明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为世界带来了机遇,为世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只有加强对话与合作,才能共同保障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福祉的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也考验着各国的精神力量。中国取得疫情防控胜利,背后释放了文化的力量。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面对汹涌来袭的疫情及次生灾害,中国从容不迫,有效应对。全国上下共克时艰,不惧岁寒,这股力量源自中国文化中“爱与敬”的精神气质。 “中国今天之所以有各个领域的成绩,要感谢儒家思想和儒家的价值观,这对现代中国的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乌克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库兹米乔夫·谢尔盖说,“我希望多了解现代中国人怎么去理解这种思想,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思想去继续改变生活。” 在1988年的巴黎会议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尼斯·阿尔文就提出: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精神基因”。中国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体现在实现本国人民利益实践中去,最终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如今,许多古老文明国家也在努力探索,寻找根植于自身文明传统的现代化道路。 (文章来源:邢台日报) 文章来源:邢台日报健康知识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飞猫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