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飞猫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飞猫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飞猫网公众号

飞猫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黄河上游的“养牛新法”

2022-02-20 发布于 飞猫网
五星号 https://www.45qun.com

  川西北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但祖祖辈辈在黄河上游放牧的尕让交深知,随着牛羊的增加,再富饶的草原,总有一天承载不起“牦牛野放”式的“原始放牧”。

  如今,四川省阿坝州推广科学养殖,以保障像尕让交这样的牧民减牧不减收,防止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尕让交家在若尔盖县的索格藏村,近几年,他每天晌午才把牛放出去,下午5点就把牛赶回了牛圈,可这个“懒牛倌”的收入却年年增加。

  他的“秘诀”,是名为“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的高原牲畜标准化养殖模式——“适度放牧、科学补饲、适时圈养”,配套“暖棚、巷道圈、电子秤”,顺应“生态保护、气温光照、牛羊生长”规律,集成“养殖防病、人工种草、牛粪发酵还草、幼畜繁殖”等技术……

  尕让交向记者解释:“比如过去养牛,基本上一年到头都‘野放’在山上,算上被牛群踩踏浪费掉三成左右的草,要20多亩草地才能养活一头牛。现在气温低时把吃完草的牛赶回圈里的暖棚,每天补7斤饲料,不到10亩草地就能养一头牛。”

  “扣除饲料成本,每头牛要多挣2000元。”尕让交的“徒弟”向秋尼玛说,前年他贷款30多万元建暖棚、买设备,养了160头待长膘的“架子牛”,出栏后当年收回投资。身边的榜样力量无穷,牧民们纷纷学习“养牛新法”,2020年索格藏村人均收入1.6万元。

  若尔盖县从2019年开始通过财政补贴,推广这种新的养殖技术,到去年底建成示范牧场142个,今年还要新推广300个牧场。“饲料钱会不会亏本?牛肉肉质会不会受影响?”辖曼镇河拉村的牧民向木科说,刚开始大家都有顾虑,结果牛提前两年半出栏,肉质更好、价格高了近一成。“多放牛才能多挣钱”的老思路也变了,尕让交今年只计划出栏56头牛,比去年少了30头。他说:“适量养、管理好,效益才好。”

  “科学养殖极大减轻了草场压力,促进了草原保护、牧民增收、产业升级。”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张大维说,高原冬季最低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春天新草长出前牛羊难以觅食,传统养殖存在“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问题。比如2019年以前,黑河畜牧合作社50户牧民的5000头牦牛,每年冬春季节死亡高达300余头。

  当地还探索了“牧繁农育”等新招,进一步减轻草原的承载压力。据阿坝州相关部门测算,全州6000余万亩天然草地,已实施禁牧2000万亩左右、草畜平衡3000多万亩。去年鲜草亩产量较2015年增加10%以上,草原生态得到改善。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文章来源:新华网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飞猫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飞猫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飞猫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飞猫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