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网站 https://www.td010.com 最近是孩子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时期,但是有这样一种孩子高发的病症,和鼻炎、感冒的反应很相似: 鼻子不通气、流鼻涕、嗓子难受,睡觉打呼噜...... 因此也比较容易被家长们忽略,那就是腺样体肥大。 经常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很多孩子被确诊为腺样体肥大,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病症呢?对孩子的健康有何影响?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咱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要了解为何会肥大,先得认识下“正主”腺样体是谁? 腺样体,又称为咽扁桃体,属于淋巴组织。 位于眼睛、耳朵、鼻子、咽喉通路的交叉点,也就是鼻咽部的位置。是上呼吸道进入下呼吸到的免疫屏障,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最早发育的免疫器官之一。 作为免疫器官,腺样体的职责就是做好上呼吸道的看守工作,防止细菌病毒的侵入。 如果经常“临敌”,腺样体就会“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壮”,在体型上就会越来越肥大,这就形成了腺样体肥大。 不是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令人担忧! 相信很多家长对腺样体肥大都谈之色变,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来自未知的恐惧。 腺样体肥大实际上分为两种: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生理性肥大 通常来说,3-6岁的孩子腺样体加速马力的“增肥”时期,主要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属于生病高发期,腺样体则需要处在高强度抵御工作,容易造成“过劳肥”。 一般情况下,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状,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后,腺样体会逐渐萎缩。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做判断。 ——病理性肥大 如果孩子经常生病,腺样体就会容易引起各种炎症的反复刺激,一直工作不停歇的腺样体,则会造成炎症性增生,影响呼吸,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和出现腺样体面容,病理性的肥大则需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干预。 毁颜值又“伤娃”! 相信有些家长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孩子腺样体肥大不用管,对健康也没啥影响,长大就好了!” 可是咱们自己在家并不能拍着胸脯地判断孩子就一定一直属于“生理性肥大”的范畴。 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直不生病,如果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有鼻炎、鼻窦炎、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则可能会演变成病理性腺样体肥大,阻碍鼻部氧气流通。 孩子鼻子不通气自然就想要用嘴呼吸,睡着了后还会打呼噜,这种状态长时间延续的话,就会出现传闻中的“腺样体面容”,让娃越长越丑! 腺样体肥大不仅“毁娃颜值”,还可能会伤及孩子的健康! 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这个孩子因为长期睡觉张嘴呼吸和打呼噜,造成了大脑缺氧,导致智商受损,停留在相当于2岁左右的儿童的智商水平。 来源:人民网 此外,腺样体肥大还会累及孩子并发咽炎、鼻窦炎、牙周炎、蛀牙、听力下降、中耳炎等耳鼻喉口疾病。 同时,长期睡眠受影响,会阻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面容上的改变会令孩子引起心理上的自卑。 张嘴睡≠肥大,这些事要警惕!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很多爸爸妈妈开始不淡定了,毕竟孩子张嘴睡觉的现象还是挺常见的,会不会就是腺样体肥大呢? 这里可以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了:张嘴睡觉不代表就是口呼吸,孩子张嘴睡觉只是一种面部动作习惯,而口呼吸则是一种不良的呼吸习惯。 1 如何判断是否口呼吸? 闭唇测试 可以等孩子睡着后,轻托其下嘴唇或者尝试用手将双唇合闭,观察1分钟,如孩子表现皱眉憋气或明显难受、乱动,则可能是口呼吸; 纸条测试 还是等娃睡着,找一张小纸条,依次放在孩子嘴巴和鼻子前方,观察纸条飘动情况,如果嘴巴前纸条飘动的动作大,多半是口呼吸。 要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是会出现口呼吸、打呼噜,但这俩种表现并不能说明孩子就一定是腺样体肥大! 主要还得看孩子出现这两种症状表现的状态和时长: ◆看是否出现感冒等生病的状态引起 ◆观察持续时间是否超过2周,并长期持续 如果孩子口呼吸、打呼噜超过2周并且在没有任何疾病引起的情况下,则高度怀疑有腺样体肥大的风险。 2 照顾孩子,这些细节要注意! 不良饮食习惯:不注重荤素果蔬合理搭配,并且经常让孩子吃撑、容易积食; 不注意防护:经常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孩子一玩嗨了不注意带口罩,引起细菌病毒等感染,腺样体受累; 小感冒不重视:有时候孩子有鼻涕、鼻塞、说话有鼻音,会认为不发烧就没事儿,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1周不好,就需要去医院检查; 缺乏锻炼:经常让孩子待着家里,接触不到外界环境,也不带孩子户外运动,孩子的抵抗力就会越来越弱,生病几率也会增加,腺样体肥大的几率也随之会高。 看了今天的文章,如果孩子有以上这些情况的话,不要犹豫,一定要带孩子做相应的诊断,不可大意~~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飞猫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