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飞猫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飞猫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飞猫网公众号

飞猫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北京街头的公用电话亭将化身充电站,还有其他“新玩法”

2022-04-19 发布于 飞猫网
好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ihaoyy.com

此举既保留了城市的公共文化记忆,也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一个创新举措,可以让这些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

全文1457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新京报记者吴婷婷编辑刘梦婕校对刘越

你有多久没有使用人行道上的电话亭了?这些尘封多年的通讯设备如今将被“重启”,不过它们将具备更多的便民新功能,比如给手机充电、提供无线网络等。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城市公共空间设施规范治理暨户外广告管理工作推进会,会上公布了一系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变化,其中就包括被市民遗忘很久的公用电话亭。

━━━━━

公用电话亭将搭载多种数字化新功能

在手机并不普及的年代,电话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拿起听筒,插入一张小小的电话卡,输入电话号码,蓝色或者绿色的电话屏上便可显示电话接通的信息,听筒里的声音清晰、流畅。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手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电话亭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据了解,目前北京市路侧共有500多组公用电话亭。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好消息,为满足市民需求和提升道路公共空间环境景观需要,2022年,北京市将结合现有公用电话亭分布情况,在天坛公园、友谊医院、北京南站、三里屯等10处不同场景点位,开展公用电话亭“数字化、景观化、复合化”试点建设。

与老式电话亭明显不同是,现在的电话亭将增加信息导览、手机充电、5G微基站等便民服务功能。北京市城管委景观处工作人员邓玮皓介绍,新式电话亭将更换为多点触控屏幕,并且具备两个USB口和一个220V电源口,可以同时为多人提供充电服务。此外,电话亭还能提供无线网络、多媒体信息发布等服务。改造已经启动,预计本月底前完成。之后将试运行半年,并根据试点效果推广应用。

━━━━━

阻碍行人通行的阻车桩将被撤除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还透露,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治理,加强城市部件动态精细化管理。6月底前,将完成阻车桩、棚亭柜、标识牌、宣传栏、设备箱5类设施集中治理,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阻路、外观不洁、设置不规范、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其中,对阻车桩类设施,将撤除人行步道中央阻碍行人通行、距离盲道边缘小于0.25米以及学校、医院出入口占压人行横道线的阻车桩。撤除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的棚亭柜,拆除闲置废弃棚亭柜,对改变用途的予以纠正。对于标识牌类设施,纠正指示方向、拼写错误的标识牌,维修更换变形、锈蚀、字迹脱落的标识牌。

4月至6月,北京市还将集中开展护栏专项治理。撤除占压盲道、斑马线护栏,撤除机动车分道线护栏,撤除小区、学校、医院出入口机非隔离护栏,撤除人行步道长距离护栏。此外,全市还将开展施工围挡和非施工围挡规范治理,9月底前实现各类围挡“安全、整洁、美观”的目标。

━━━━━

观点

电话亭化身充电站,

做好这道城市更新“小难题”

▲2021年,在北京天坛公园东侧的一个角落里,电话亭矗立在阳光里。图/ICphoto

近日,“北京街头公用电话亭将化身充电站、WiFi站”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新华社报道,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组织召开的公共服务设施暨广告牌匾规范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曾一度被人们遗忘的街头公用电话亭将被赋予更多便民服务功能,比如,信息导览、手机充电、5G微基站等。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路侧共有500多组公用电话亭。本月底前,天坛公园、友谊医院、北京南站、三里屯等10处试点将率先更换安装完毕,试运行半年后,将根据试点效果择机推广。

公用电话亭化身充电站、WiFi站,这样的设想无疑极具新意。此举既保留了城市的公共文化记忆,也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一个创新举措,可以让这些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

在手机还未曾普及的年代,街头的公用电话亭曾一度满足了市民的通信需求。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街头的公用电话亭使用频次在逐年降低。不少公用电话亭更是早已停用,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之后,也略显“破败”,成了各种小广告的栖身之所。

因而,近年来,舆论场上有不少声音呼吁将城市中已经停用的公用电话亭拆除,以推进城市更新进程。但是,也有一些人表示,这些电话亭其实代表着城市的一种独特时代景观,只要稍加维护即可保留。尤其是在类似于北京这样具有深厚历史沉淀的城市,对这些曾经的基础设施予以保留和改造,无疑可以点缀整座城市的景观。

在多种不同声音的讨论中,一些地方选择将其拆除,也有地方持续保留,但维护次数逐渐减少。此次北京选择开展公用电话亭“数字化、景观化、复合化”试点建设,将处于“落后”状态的公用电话亭与最新的市民需求相结合进行改造,无疑是一个妙招。无论是从城市更新意义上还是文化意义上而言,这都是不可多得的创新举措。

此举既以巧妙的方式利用了这些原始的、看似已经被时代淘汰的陈旧基础设施,在较大程度上做到了城市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了超大型城市中部分公共基础设施的更新进程,也保留了一座城市的时代集体记忆,保存了市民的公共记忆。可谓是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小难题”的优秀案例。

事实上,无论是在城市更新,还是在推动超大型城市精细化治理过程中,解决好这些“小难题”一直都非常重要,“大城小事”关乎民之所盼,其中系着具体的民生。因此,在推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关注“大城中的小事”,无疑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更深层面去看,此举意味着,城市更新不必非要以“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等方式进行,而是可以在类似“小难题”上发力,进而从细节处提升整体的城市形象。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新陈代谢是其基本特征,对其进行更新本就是常态,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精准治理,无疑可以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市民提供更多元的生活组合空间和文化沉淀,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更好推进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去年8月,住建部发布文件,要求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出现“大拆大建”,并明确要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坚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改造提升的要求。就此去看,北京此举无疑正好契合长期以来人们在城市更新中所达成的共识。

编辑马小龙校对付春愔

值班编辑康嘻嘻李加减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 飞猫网
    1970-01-01
飞猫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飞猫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飞猫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飞猫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