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身边的几个好朋友,都算是网恋成功步入现实的例子。 我和男朋友,是在网络兴趣社团里认识的。 我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经历了逐渐熟悉,又开始默契,然后奔现的过程。 朋友小凝,也是因为在视频网站里无心插柳发了吐槽自己“原生家庭”的评论,被人回复了相似的观点,而与男友相识的。 两人历经你来我往,有所共情,持续展开讨论,后又加好友确认关系的过程。 还有个朋友阿月,有过两段网恋。 第一段关系因男方的短择告终,第二段网恋,两人很快见面,现在更约定了结婚日期。 我们几个人都比较特殊,只是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短暂进入了一段时间的网络社交。 大家现实生活中有自洽的社交圈,且共同认为网恋并不可靠,一定需要奔现。 然而,更广义上的网恋,既包括我们这种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交流,也包括另外一些人在约会软件上的自助择偶。 我们当然可以尝试网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网恋背后对参与者的隐性要求。 比如,有人有性格包袱,线下仿佛患有社交恐惧症,与人交往时经常彷徨无措。 可他们,一旦可以躲在屏幕后,借着虚拟角色,就仿佛得了社交牛逼症,可以较为坦然自若地进行社交。 这些现实生活中缺少社交,或者缺乏关怀和爱意的人,很容易陷入网恋之中。 这类人,一旦在和网络对象聊天互相倾诉和陪伴的过程中感觉对方人很好,同时觉得弥补了自己的感情空洞; 或者,当对方满足了这类人的某些精神癖好和需要时,就会轻易陷入恋爱。 但要明白,线下的手足无措并不一定会被线上的放松和自洽所治愈。 因为两者是不同的课题,逃避或偷换课题永远不是合适的解决办法。 对于这类人,也许,把“进入恋爱”换成“陷入迷恋”更加合适。 这种爱意类似一种误判,是一种将就状态下的随机填空。 在生活无聊空虚的时候,用蜃楼一样的爱情来填空,背后是有沉没成本的。 先不说类似杀猪盘的网聊网恋陷阱,还有种网恋,一开始就拉cp成双入对,互相关怀备至,或者见光死,或者情到淡时再无联系。 就像网络上那句老话,两人有多快爱上,就有多容易散去。 但说实话,网恋文化在这些年其实有所变迁。 以前,网恋清一色被批判,因为受限于当时人们的接纳程度,到后来逐渐开始流行,也凭借于人们的接纳程度。 所以不能轻易就下定论说网恋是否靠谱,要因人和时而论。 网恋这种快节奏的交往方式,更依赖于个人智慧的识别能力和正确的感情观判断能力。 如若智慧没有跟上,网恋始终会像是网络汪洋里无所凭依的浮木。 01 在你的预测里,你们的关系会怎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杀猪盘”等依托情感的网络骗局本质并不是网恋,一部分人选择网恋,是为了排遣孤独和寂寞。 我之前在逛网易云话题时,发现个很有意思的评论,这人戏嘲道:“我知道网恋加颜控等于盲盒。” 但对我这个颜控来说,宁愿对面过度美图诱我,也不愿对面发真实丑图吓我。 一旦对长相没有兴趣,继续交流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就算不真实,有个短暂的完美的虚拟对象也很不错。 评论区很多人在唉声叹气:“谁又不知道网恋不靠谱呢。” 的确,在选择网恋时,当事人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需求,甚至内心对这段关系的时限和浓度都有清晰的预测。 不免有些悲凉,就像史铁生曾说过的那句名言: 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者只有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 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的迷宫。 不要轻易相信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更要观察话语背后的需求和目的。 尤其是认真开始一段网恋的人,首先就要确定对方的需求,确定双方关于网恋的定义是否契合,确定对方是长择还是短择。 02 “画饼”不能充饥 曾经有人采访过作家周国平,说互联网的兴起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不少人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放逐自己的情感。 他问周国平是怎么看待网恋的,周国平的回答朴实却又精辟——画饼不能充饥。 “如果你觉得能充饥,一定是胃出了毛病。 当然,偶尔用这种方法满足一下调情的欲望,也无可非议。 但是,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 不妨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我很赞同这些观点,借助网恋来逃避现实课题的人,无疑是在给自己挖陷阱,上面铺的干草是表面华美的爱情。 想要长久待在网恋里的人,通常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重的社交压力。 他们渴望美好,但逃避现实生活,想要找到心灵伴侣,但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又很弱。 还有一些通过过度美化继而选择网络交友的人,通常内心自卑敏感。 自身的魅力、吸引力在现实中屡屡受挫,他们害怕改变或者改变无方,改变无果。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角色没有竞争优势,而在网络之中,他们更容易伪装完美。 比如精心准备的文案,修饰美化的自拍,过度渲染的内涵…… 他们经常性待在矛盾和顾虑里,虚弱的心理背后是对现实生活责任感的淡薄。 这类弱者是在装睡,贪恋虚拟世界里的低成本和轻负担,害怕真实世界的清醒生活和直面艰难。 就像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过的约拿情结,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心阻碍而害怕成长的畏惧心理。 如果想要自我成长,我们都需要直面这种情结的软弱性。 网络交友,要好好地观察这份关系,更是借假修真,也是在觉察自己。 只要你细心体味,一定会发现,在这份关系之后,藏着生活给你提出的课题和想要赠予你的道理。 03 不要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升级关系 我身边的朋友里,有对在见面前就闹掰了的网络恋人。 故事的发展很让人唏嘘,两人确立关系后不久,因为一次视频,男生接受不了素颜状态的女生,就提出了分手。 视频之前,两人的感情还如胶似漆。 我不赞同这个男生的选择,如果恋爱仅凭颜值的话,那么草率确立关系后再提出分手就是一种伤害,且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出于这件事的顾虑,我和现在的男朋友奔现之前,还特意跟他说—— “有时候照片和真实相处不同,出于对这份关系的尊重,我们一定要见面。 但如果见面之后,你对我的相貌不满意,或者我对你的相貌不满意,双方都有一票否决权。 如果可以,我们还可以当朋友,不至于撕破脸。” 我男朋友同意了,而且后来,我们见面的时候,反而更感触于真实相处的粗糙和质感。 仅通过隔着网线的一面之词,就轻易对一个人下判断,却不加以全方位地观察和了解的话,何以谈爱。 网恋的感情,通常在聊天基础上建立,也可美名其曰为精神恋爱。 如果不选择见面真实相处的话,这种关系则过于虚幻。 另外,没见面之前就升级关系,对彼此来说,更像是“赶鸭子上架”,很容易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当然,见面的时候,无论男女,都要尊重对方的相处边界,更要正视见面这个关键节点,保持包容开放接受不同结果的心态。 04 遇到合适的对象试着勇敢爱 外网两性心理博主马修曾说过:“在爱情生活里,不必执意等待最优人选。” 最重要的不是选择最佳伴侣,不合适就筛选掉,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 我理解那些对网恋慎之又慎的人,也许他们是不想这份关系用一种尴尬的形式结束,也害怕脱离网恋的舒适区,看到关系见光死。 关于网恋,我们也不必闻之色变,毕竟线上相处也是增进感情的约会方式之一。 在深思熟虑之后,不妨坦然面对这份关系的吸引力,两人大胆奔现,选择尝试,勇敢去爱。 甚至,网恋没有结果未必不是好的结束,毕竟没人想要自食恶果。 见好就收,也不失为成年人心理博弈之后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作者|王京小说创作者,古典文学沉迷者。涉猎中外哲学,相信但不迷信。喜欢钻研个体心理学,坚信个体具有主动创造性,任何事情都有三种及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微信充值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飞猫网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