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配对测试打分 http://www.wangkeguan.com 没想到一次入户消杀,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应。 连中国新闻周刊都紧急发布声明,声明中说到: 网传视频是根据当地防疫政策,对阳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住所进行终末消毒。 消杀全程录音录像,按专家指导意见结合消杀要求执行。 冰箱内物品按要求处置。 事后已为居民补偿食品及消毒礼包。 但是还是有许多争议。 原因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就是江苏睢宁组织了一次入户消杀。 这个安排在5月7日公众号无线睢宁上就发布了。 文章名字叫《终末消杀,必须做!》。 里面说得也很清楚: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确保消杀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出现。 消杀对象也特别提到,各种物品、家具的表面,冰箱及其冷冻食品、患者使用过的餐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 结果没想到,看上去是一个很正常的防疫政策,因为操作“水分过高”,引发了900多万关注。 是真的水分高。 视频传不上来,大家就看看动图吧。 工作人员把冰箱打开往里面喷药水。 电视机附近也喷洒了消毒剂。 甚至阳台上的衣服也没放过。 可以看到,地板上已经是湿漉漉的一片。 那么大家就担心了,这种程度的浸水会不会损害地板? 这样消杀,会不会造成财产损失?电器会不会损坏? 很快吐槽就变成了焦虑、嘲讽,还上升到了法律、人权的层面。 像什么公民是有财产权的。 病毒只能在体外活8天,可人要隔离14天,消杀有必要吗? 还有很多毕竟难听的话,就不往外贴了。 然后新闻周刊前去做了一次采访,给出了开头的说明: 一切都是按照规则进行消杀的。事后给了食物和大礼包补偿。 但因为“基本上都是认可的”,所以大家更焦虑了。 毕竟有消息说,这次消毒水用的是含氯消毒水。 而含氯消毒液只适用白色织物,它会让有色衣物褪色。 按照视频里喷洒的方法,别说褪色了,纺织物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影响。 如果家里的是贵重衣物呢?回应没有提。 至于消毒液对电器、地板、其他家具的损耗,也是没有说会不会赔偿。 当然,也有人说,相比起小命,损失点财产又如何? 但很快评论区回复他:去你家这么弄你愿意吗? 这可能就没办法回答了。 所以现在网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应对消杀的方法。 总共十二条提醒,条条严肃。 还配文说“希望大家都用不着,但万一遇到了,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末尾那句: 还以为是在看什么末日生存指南。 等到看到让大家贴保鲜膜、塑料袋这条,这有点夸张了。 工作人员就是去消杀的,你贴膜不是骗自己。 不仅是骗自己,万一病毒杀不死,那也是害自己。 无论如何,“于公于私”,消杀彻底肯定是必须且有意义的。 门把手、冰箱有没有必要喷的湿漉漉的。也要。 疫情防控期间,清洁消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且对经常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杀,效果特别显著。 全国其他地方也是这么做的。 比如2021年的上海,入户消杀,重点就是门把手,冰箱。 今年,上海也是如此。 当然,上海经济放在那里,所以选用了比含氯消毒液好一点的过氧化氢消毒液。 但普遍来讲,含氯消毒液仍是一种选择。 像有人说用紫光灯代替什么的,紫光灯的“副作用”更大,消杀效果还慢。 提到上海消杀,多说一件事,也是和入户消杀有关。 就是有个视频,说居委会消杀过后,厨房一片狼藉。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不是。 这是被剪辑、配音的视频,原视频是家里的小狗捣乱,导致厨房一片狼藉。 所以发布这种视频的人是什么目的? 现在带节奏的人真的很多,我们千万不信谣不传谣,不被坏人利用。 但话说回来,病毒要杀,财产损失肯定也是需要管的。 上至三大件,下至一棵菜,都是要花钱买的,都是辛苦干活挣来的家底,得知道心疼。 财产安全和防疫安全不冲突,这也是一直以来强调的。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但也不可一刀切。” 但现在不光是睢宁,很多地方都有点违反会议精神了。 比如这段发生在去年11月的周口的视频。 房子被消毒完后看着就像家里遭了贼。 除了入户消杀,还有上门杀狗的。 给防盗门打螺丝的。 指纹锁密码锁住户直接在门外打孔插别棍。 只要打开大门就会被顶住。 甚至,还有下面这种图片。 还有一些视频因为不能甄别真假,所以就不放了。 反正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疫情的地方就有封控和消杀。 那既然如此,就更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正视民意。 隔离工作为什么费力不讨好???为什么大家要钱不要命? 归根到底,工作不到位,信息有偏差。 就像江苏睢宁这次,消杀前在公众号出了一个像通知一样的说明。 看了一下,阅读量只有1.9万。 往前,5月1号,发了一个家庭消杀的科普。 里面其实很多干货,但阅读量只有几千。 然后舆论发生后,昨天又发了一个终末消杀的科普,阅读还是很低。 一个官方发声的窗口,关注度太少了。 想起那不久睢宁县的那个幼童死亡案。 不就是因为回应信息太少,才演变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吗? 所谓公上行下效,靠的从来不是过犹不及,而是直面真相的担当。 消杀的任务通知下去,科学宣传也要到位才行。 都说要人性化、精准化,那就是让大家在开始前,能提前知晓消杀前后的影响。 明白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配合防疫工作,才能尽可能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心中有数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 否则像这种爬墙进去的照片,如果没有上面那行字,有几个能接受? 还有消杀时能不能分门别类? 看上海的工作其实是分了两部分,一次喷物品,一次喷空气。 两次的消毒液用的剂量还是不同的。 另外,对一些电器,用擦拭的办法会不会更好一些。 温柔细致,比喷洒的效果到位,也不会太麻烦。 最后,确实造成重大损失的,有没有一个补偿的标准? 其实我们是有一个「国标文件」—— 它特别详细的规定了对疫源地物品的消杀流程。 对不同物件消毒也有详尽的操作标准。 这样的文件还不少,有些对冰箱和食品处理更是精细到了“冰箱内壁”。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睢宁发布消杀通知的那篇文章里,也引用了这个文件截图。 截的还挺全。 还画了重点。 但不知道为什么执行起来,含水量那么高。 是不是有点不走心了。 都已经自己录像了,还是要规范作业才好。 刚刚写文的时候,上海也新出了一个消息说: 入户消毒前可主动告知需保护物品,便于消毒人员针对性作业。 说白了,未知、遮掩,就会产生对立,回应、真诚,才能达成共识。 既然抗疫是全民战争,那就要团结人民,和人民商量对策。 好的政策不可被偏废,也不能让老百姓觉得吃亏。 在入户消杀工作开展的同时,站出来回复人们的疑问。 消除人们心中的焦虑,堵住造谣者的嘴。 心安了,家里自然就踏实了。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入户消杀过于粗暴?江苏睢宁回应》,新民晚报,2022.05.10 《终末消杀,必须做!》,无线睢宁,2022.05.07 《全网疯传的「入户消杀」视频,背后藏着一个被忽视的重点!》,不墨,2022.05.09 《入户消杀可以,但别一刀切啊!》,大米饭,2022.05.09 《入户消杀,家里东西会被喷坏吗?…上海这些做法,细致到“令人发指”!》,新闻坊,2021.01.28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飞猫网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请发表评论